您的位置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周三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制造业状况在10月份略有改善。新数据支持了这个看法: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最近几周走向至少趋稳。
汇丰银行(HSBC)发布的采购经理指数(PMI)在10月份上升到49.1,这是三个月来最稳固的结果,与9月份的记录47.9相比,有明显改善。该指数受到分析家们的密切关注,汇丰银行的初估值为中国经济每个月的走向提供了最早的洞悉。10月份数据的最终值将在11月1日发布,届时由中国政府收集的另一项数据也将发布。
按图放大
Aly Song/Reuters
中国制造业状况在10月份出现改善。
相关文章
中国经济放缓 美国出口商遭殃
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触底企稳
亚行看淡中国经济前景
中国对刺激经济出手谨慎
分析师称,10月份PMI读数的改善反映出北京采取的稳步刺激措施正在发挥作用。最近几个月来国外需求逐渐改善也有所帮助。比如,随着圣诞季节订单的到来,一项衡量新出口订单的分类指数上升到五个月来的最高点47.3。
香港澳新银行(Australia & New Zealand Bank)的经济学家在一份研究纪要中写道,10月份的PMI数据为“第四季度回升”提供了“积极信号”和“进一步的证据”。然而,尽管如此,10月份的数据依然低于50,这是增长和萎缩的分界点,说明参加调查的公司依然面对相当大的挑战。
海外对中国出口需求低迷,加上去年北京采取措施放慢快速增长步伐、冷却通货膨胀和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减缓了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重要的房地产行业的状况,依然让一些分析家担忧。他们担心随着2008年末到2009年中国政府推出的强大刺激计划而匆匆上马的很多开发项目最终会出问题。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未来的经济增长可能会比过去的大为减弱,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和世界银行都在本月初调低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比如,IMF称,它预计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长速度为7.8%,这个数字大大超过美国或欧洲的经济长速,但比中国2011年的9.3%要低,比起2010年的10.4%则更低。
明年,IMF预测中国GDP的增长率为8.2%,也就是说,比今年略有回升,但不会回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两位数增长速度。9月份的近期经济数据,以及汇丰银行发布的10月份PMI指数都加强了这样的观点,既增长速度似乎已经趋稳,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出现回升。
汇丰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屈宏斌在一份研究纪要中写道,由于最近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增长速度很可能已经触底,并且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始逐渐回升”。
过去一年中,政府放松了银行的借贷限制以鼓励更多贷款,并且加快了对基础设施工程的审批。今年6月和7月的两次小幅降息也是为了促进增长。
但是,屈宏斌指出,持续的欧洲金融危机、以及迫在眉睫的美国财政悬崖的潜在风险,都意味着前景依然“充满挑战”。
经济数据公司Markit也在周三发布了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行业的购买经理指数,数据支持了屈宏斌的观点:欧洲10月份数据的初估值为45.8,低于9月份的46.1,是40个月以来最低的,说明人们对略微回升的期望有误。